電解水調節土壤酸堿度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土壤污染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我國現有耕地的土壤被過度開發和使用,土壤污染可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并可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的健康,也可以導致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惡化,土壤污染的治理已經是刻不容緩。
為改善現代農業帶來的土地負擔,人們做出了大量的努力,通過各種途徑殺滅土壤中的病毒和修復土壤性狀,但總體效果并不明顯,各種病菌的抗藥能力不斷增強,嚴重威脅植物生長,而過量農藥、化肥的施用,嚴重破壞土壤結構,甚至使其喪失原有的修復能力。
次氯酸分子能夠穿透細菌細胞膜和芽孢殼,殺菌效率非常高,且次氯酸含量很低,無毒、無害、無二次污染,保證土壤中的動植物的安全性;次氯酸、活性多肽和復合微生物菌劑發揮協同作用,可以快速改善土壤EC值,調節土壤的pH值,可防止土壤鹽漬化;還能有效促進土壤中氮素轉化,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保肥性和緩沖性,進而有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的效果;還能提高土壤氧化還原電位,降低土壤還原性物質總量,減輕了土壤毒性,使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增加,促進土壤生態恢復。
土壤改良劑的殺菌效果不取決于游離氯的總有效氯濃度,而是取決于次氯酸分子的濃度,這是因為次氯酸根只能對細胞壁表面起到破壞作用,不能進入到細胞內部,而次氯酸在殺菌、殺病毒過程中,不僅可作用于細胞壁、病毒外殼,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帶電荷,能通過細胞壁,可滲透入菌(病毒)體內與菌(病毒)體蛋白、核酸、酶等發生氧化反應,破壞細菌的酶系統,阻礙細菌的新陳代謝,從而殺死病原微生物,溶液中次氯酸的濃度越高,殺菌作用越強,該土壤改良劑通過控制pH值,使次氯酸保持在設計濃度,起到很好的殺菌效果。同時次氯酸也是一種氧化性較強的物質,其標準氧化電位為1.36V,對農藥具有很好的降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