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酸性次氯酸水切實有效的殺滅新城疫病毒

2022/01/13 08:52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稱亞洲雞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強毒株引起的、以感染禽類為主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也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感染后造成禽類出現高熱、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等癥狀,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養禽業的一種主要傳染病。


微酸性次氯酸水


1926年,新城疫暴發于印度尼西亞,同年發現于英國新城并被首次證實由病毒引起,因該病原與禽流感病毒不同,因此以地名而命名為新城疫。我國于1946年經病原分離后證實為新城疫,50年代末在全國范圍內流行。目前,雖然已經廣泛接種疫苗預防,但病仍不時在養禽業中造成巨大的損失,是最主要且危險的禽病之一。

?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農業農村部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在《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中,新城疫被列為優先防控的重大動物疫病之一。在公共衛生方面,獸醫、實驗室工作人員等接觸大量病毒時可引起結膜炎等癥狀。

?

新城疫病毒,也稱禽副黏病毒I型,是雞新城疫的病原體,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ICTV2002年發布的報告,將新城疫病毒正式列為單股負鏈病毒目、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亞科、新城疫樣病毒屬中的成員。其中,NDV為其模式種。禽副黏病毒(APMV)共有9種血清型,即APMV-1至APMV-9,NDV則屬于APMV-1。

?

雞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被列為三大代價高昂的家禽疾病,其暴發和快速傳播主要與氣溶膠感染有關。家禽養殖場中,被感染的禽類通過在打噴嚏或咳嗽時的飛沫,使病毒直接進入空氣傳播,同時,糞便、地板及其他接觸物等通過也受到污染,間接使病毒進入易感宿體內引起發病,進而造成大面積傳播。

微酸性次氯酸水

微酸性次氯酸水殺滅新城疫病毒研究?


東京農業技術大學Hakimullah Hakim教授等采用了一系列實驗來評估了次氯酸溶液對新城疫病毒的殺病毒活性,研究結果顯示:50 ppm的微酸性次氯酸溶液(pH=6.0)能在5s內將新城疫病毒(Sato毒株)完全滅活;同時,通過模擬病毒感染環境,并利用不同濃度微酸性次氯酸溶液對禽舍內空氣進行氣溶膠噴霧處理,發現經100ppm的微酸性次氯酸溶液(pH=6.0)處理后,舍內禽類均無打噴嚏等臨床癥狀,且口咽拭子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該項研究表明,利用微酸性次氯酸水能有效地建立禽舍內氣溶膠消毒劑噴灑系統,可在不對家禽造成危害的前提下,對新城疫病毒及傳染病病原體進行有效滅活,進而限制了病毒在農場和家禽中傳播與暴發。